王法金,一位普通的社区民警,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。他以‘群众利益无小事’为信条,扎根社区20余年,创新‘王法金工作法’,成为全国公安系统的楷模。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位‘小巷总理’的感人故事,揭秘他如何在基层警务工作中践行‘枫桥经验’,用真心换民心,成为新时代警民关系的典范。
从警初心:一个农村娃的警察梦

1963年生于浙江湖州农村的王法金,从小立志当警察。1999年调任吴兴区月河街道文苑社区民警后,他自创‘四勤’工作法(腿勤、嘴勤、手勤、脑勤),走遍辖区每户人家,手绘社区地图,建立详实台账。2005年被评为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’,其工作法在全国公安系统推广。
社区警务创新者:‘王法金工作法’的五大要诀
1. 民情日记法:每日记录群众诉求
2. 分色管理法:用红黄蓝绿标识重点人群
3. 错时工作法:根据居民作息调整警务时间
4. 亲情服务法:帮孤寡老人买菜送药
5. 矛盾化解法:建立‘和谐促进会’调解纠纷
这套方法使辖区发案率下降80%,群众满意度达99%。
新时代‘枫桥经验’的践行者
王法金将‘枫桥经验’本土化,创立‘三前’工作理念:预测在矛盾前、预防在调解前、预设在激化前。他组建的‘夕阳红巡逻队’吸纳退休人员参与社区治理,开发的‘法金说事’微信平台实现‘指尖警务’。这些创新使文苑社区连续15年无重大刑事案件。
荣誉背后的平凡人生
尽管获得‘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’‘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’等荣誉,王法金仍坚持每天7点到岗。妻子说他‘把家当旅馆’,但他帮扶的孤老却称他‘比亲儿子还亲’。他的警服口袋里永远装着三样东西:民情本、速效救心丸、便民联系卡。
新时代社区警务的启示
王法金现象证明:基层治理需要‘绣花功夫’。其经验启示:1. 科技赋能要与传统走访结合 2. 警务工作要融入社区生活 3. 警民关系建设重在平时积累 4. 创新要立足实际需求。当前全国已建立5.6万个‘王法金式警务室’,这种‘接地气’的工作模式正在开花结果。
王法金用20年坚守诠释了‘人民公安为人民’的深刻内涵。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,他探索出民力无限的社区警务新路径。建议基层民警学习其‘将心比心’的工作态度,政府部门应完善社区警务保障机制,群众更应积极参与共建共治。正如王法金常说:‘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’,这或许就是新时代警民关系的真谛。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